您的位置 首页 经典语录

关于贝多芬的故事

名人名言365网收录关于贝多芬的故事,文章具有启发性,开篇贝多芬初露锋芒 德国作曲家贾科莫·梅耶贝尔(1791—1864年)曾讲述过路德维希·贝多芬(17…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贝多芬初露锋芒
德国作曲家贾科莫·梅耶贝尔(1791—1864年)曾讲述过路德维希·贝多芬(1770—1827年,德国作曲家)作为作曲家首次成功的经历。在贝多芬16岁时,有一天,波恩的几位朋友邀请他去参加一个晚会,在场的有许多知名的音乐家和重要人物,例如安东·里斯、龙伯格兄弟、沃尔德斯坦伯爵和几个管弦乐队的成员等。
几支乐曲过后,沃尔德斯坦伯爵宣布他搞到一份三重奏的手稿,非常想听听,但他希望演奏完那首乐曲之后再宣布作者是谁。接着伯爵请龙伯格兄弟俩和年轻的贝多芬一起演奏那首名为《伟大的奇观》的乐曲。他们三个人开始演奏,在场的人发现这首曲子形式新颖,充满活力和生活气息。
这次三重奏的表演获得了许多赞美之辞,大家都在议论它的作者是谁。有的说这首乐曲感情过于强烈,不是出自海顿(奥地利作曲家)之手;有的说该曲子格调过于消沉,不是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所作。里斯宣称,不论怎么说,这是一位非常精通三重奏的人写的。
最后沃尔德斯坦伯爵宣布这首三重奏是年轻的贝多芬创作的。在场的音乐家们都感到惊讶,接着是人们热烈的祝贺。那天晚上,贝多芬回到简陋的家中,心里非常高兴作为作曲家首次的作品获得成功,这也为贝多芬毕生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贝多芬的健忘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专心致志进行研究是最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位作曲家来说,最宝贵的是从其他事务中摆脱出来,把注意力集中在创作上。贝多芬因全身心地投入于音乐创作之中,经常会忘记其他事情。以下是两个例子。
据说贝多芬在全神贯注地创作《田园交响曲》期间,有一天到一家餐馆去用餐。他点了菜,但等了许久还不见上菜,于是他便开始思考他正在创作的曲子。当服务员端上菜来时,贝多芬说:“谢谢,我已用过餐了。”他把服务员打发走之后留下餐费便走了。
还有一次,一个朋友送给贝多芬一匹骏马。贝多芬当时做了人人都会做的事,骑上马绕城遛了一圈。骑了几次以后,他慢慢地把这匹马忘了,又开始步行或乘马车旅行。但是他的仆人并没有错过这样的机会。他把该马照管起来,当发现贝多芬不再查问之后,便将它占为己有。仆人把马寄养在别人的马厩里,暗暗地付账,以免被他的主人知道马的存在。他经常一有机会就把该马租出去,用得来的钱支付他的开支,其余的收入都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贝多芬与歌德
1812年夏天,在捷克的疗养胜地泰普里茨,贝多芬与歌德(德国诗人,1749-1832年)会面了。歌德对贝多芬的印象很好,他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比他更专注、更有毅力和更诚恳的艺术家,我深信他应该是属于全世界的。”然而贝多芬对歌德的印象并不佳。歌德是贝多芬从小时候起就敬仰的,像博击风浪的雄鹰一样的诗人,现在却以一位非常拘泥礼节和看重官衔的枢密使、一个举止小心的上流社会富有教养的人物的姿态出现。他在听过贝多芬疾风暴雨般的即兴表演之后,只是客气地说道:“演奏得妙不可言。”但是贝多芬期望歌德说的并不是客套说,而是中肯的、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艺术上的一些意见。然而他的期望落空了。
贝多芬为此很生气,他对歌德说:“当您的诗深入我的头脑的时候,我有着要飞到和您同样高度的雄心”。“如果您不‘承认’我,如果您不把我看作平辈,还有谁呢?我还要受知于哪一个无赖呢?”
此后不久,贝多芬对歌德这位天才诗人产生了更大的失望、痛苦和愤慨。有一天,贝多芬挽着歌德的手在泰普里茨的郊外散步,遇到一些皇亲贵族迎面而来,歌德马上毕恭毕敬,向他们一一敬礼。这使贝多芬十分不满。他对歌德抱怨说:“您不应该这样做,这没有一点好处。您应该坦率地让他们知道我们心里所想的一切……我对他们则完全不同。我曾经对一位公爵说过,他可以把勋章送给任何人,但是一点也不可能使那个人因此变得更高贵;他可以使一个人成为不同职位的官,但绝不可能使其成为歌德或贝多芬!”
这时皇亲贵族们已经走近,贝多芬对歌德说:“不要把手缩回去!应该让路的是他们,而不是我们。”可是歌德却抽出被贝多芬挽住的手,赶紧摘下帽子退到一旁。而贝多芬则大摇大摆地从那些显贵们的行列中穿过去。他们对贝多芬客气地让路,并友好地向他敬礼,贝多芬只用手指轻碰一下自己的帽沿算是答礼。
走过他们的行列以后,贝多芬停下来等待还在鞠着躬的歌德。后来贝多芬对歌德说:“我等您是因为我尊敬景仰您,但是您实在是过分抬举他们了。”
有一天他们俩又在一起散步,每走一步都有人向他们敬礼。歌德对此表示厌倦,贝多芬于是半开玩笑地对他说:“您对皇亲贵族们不也是如此吗?请别自寻烦恼了,阁下!也许他们是在向我敬礼呢!”

“贝多芬只有一个”
1807年,贝多芬正住在奥地利维也纳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家中。一天,公爵家里来了一大批客人,他们都是当时拿破仑派驻占领维也纳的法国军官。公爵想请客人们听音乐,就派人去请贝多芬,但未向贝多芬说明情况。贝多芬不明就里,带着自己刚写好的《热情奏鸣曲》兴致勃勃地赶来。进客厅一看,竟是一帮占领军,贝多芬当即就拒绝了公爵的要求。公爵为了逢迎这些侵略者,竟强迫贝多芬演奏。贝多芬对公爵的无耻卖国行径极度愤怒,不顾夜中的滂沱大雨拿起乐谱忿然离去,并把公爵以前送他的一尊胸像摔了个粉碎。第二天,公爵接到了贝多芬这样一封信:“公爵!您之所以成为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则全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还有的是,而我贝多芬却永远只有一个!”

贝多芬的钢琴小品
《献给爱丽丝》的故事
贝多芬毕生的作品都贯穿着一个主题:光明与力量。他的9部交响曲、16首弦乐四重奏、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都是以昂扬乐观的恢弘气势歌颂生命的高贵和力量。但他的一些短小作品如《土拨鼠》、《小步舞曲》、《F大调浪漫曲》等,则是以另一种方式告诉人们,世上最美好的就是人生,要热爱生活、要热爱生命。在这些作品里,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关于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1810年4月的一天,接近黄昏时,贝多芬独处室中,消磨着傍晚的寂寞,他在等待一位名叫爱丽丝的女学生来上钢琴课。窗外细雨绵绵,这样的天气,爱丽丝也许不会来了吧。贝多芬这时已近40岁,仍然孑然一身,眼前这流水落花春将去的情景触发他感时伤世的落寞。他坐在钢琴旁,随意抚弄着黑白琴键。四周一片静寂,只有窗前檐下不断滴落的雨水,发出一串串错落有致的声响,那声音单调,却透出一种韵致。手指不由得随着雨滴的节奏在键盘上滑动,拨弄出几个音符,和着扑扑簌簌的雨声,一遍一遍地反复着,流动着。渐渐地,一个音型形成了,它越来越清晰,由几个音符生长成一个旋律,它自然天成,有如风行水上,紧紧包围着音乐家,缠绕不去。一个感觉骤然降临,摄人魂魄,这是灵感女神的降临。贝多芬捕捉住瞬间的灵感,在钢琴上不断重复,又有新的乐思不断涌出,不断加入。贝多芬知道,一首精彩的钢琴小品将要诞生,他抓起笔,飞速地把乐曲记录下来,生怕它会逃逸而去。乐谱刚刚记好,门开了,是纯真柔美的少女爱丽丝,秀发上挂着雨珠,洋溢着春的气息,在烛光的映衬下美好动人,受到感动的贝多芬当即拿起笔,在乐谱上题下了《献给爱丽丝》。一首传世名曲就这样诞生了。
然而,上述故事却是虚构的。当年贝多芬完成此曲之后的确曾经题赠给一位女士,不过她的名字不叫爱丽丝,而是叫特蕾泽·玛尔法蒂。1808—1810年,特蕾泽曾跟贝多芬学过钢琴,贝多芬对她怀有好感。1810年,贝多芬特意写了一首钢琴小品赠给她,并且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蕾泽”。以后,这份乐谱一直留在特蕾泽那里。所以,贝多芬在1827年去世以后,在他的作品目录里并没有这首乐曲。到了19世60年代,特蕾泽也已去世,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传记,在特蕾泽的遗物中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诺尔在斯图加特出版了这首钢琴小品,由于贝多芬的亲笔题字已经模糊不清,于是诺尔便自作主张地把曲名误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献给特蕾泽”这个原名,而称之为“献给爱丽丝”了。该曲一经出版,立即传遍欧洲,如今它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家喻户晓,爱丽丝这个名字也随之走遍世界,甚至成为一个清纯美丽的名字,有关“女学生爱丽丝”与这首钢琴曲的故事也跟着传遍人间。这个小故事虽然是编造的,但是由于编得合情合理,虚构的“爱丽丝”借着感人的音乐而深入人心,善良的人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知其无,这是出于对美好的渴望与遐想。这首钢琴曲流露出纯真美好的情感,清纯的意境中萌动着活力,给人的内心世界带来一种净化,人们愿意在这种情绪中编织和传诵美好的故事。
贝多芬曾创作过不少这样的音乐小品,其中这首《献给爱丽丝》最为著名。《献给爱丽丝》全曲共有五个部分,主部先后出现了三次,主部之间有两个插部出现,两个插部分别塑造了与主部不同的音乐形象。乐曲的主部朴素流畅,装饰性半音和分解和弦的交替使用像是一见倾心的娓娓而谈,亲切而风趣。主部与插部之间过渡得极其自然。第一个插部从小调式跳入大调式,使音乐从温馨柔和变成热情开朗,生机勃发。音乐巧妙地转回主部之后,经过再现又出现第二插部,这次的插部情绪趋于沉稳,好像是经过人生历练之后的沉思。紧接着,一连串飞流直下的琶音又自然地过渡到主部,音乐又回到纯真温情的氛围,全曲结束在充满青春活力的情绪中。
贝多芬写《献给爱丽丝》时已经40岁,人生的痛苦经历折磨着他。但是,从这首钢琴曲里人们找不出一丝一毫的痛苦的痕迹,所能感受到的只有对生活的赞美,对人生的赞美、对爱情的赞美。贝多芬从不用自己的艺术发出悲泣的哀怨,“在痛苦中寻求欢乐”是贝多芬的人生信条,也是贯穿他全部音乐作品的人文精神。他在写这首钢琴曲时耳朵已经几乎听不见声音,这些纯净绝美的旋律完全是从他高贵的内心世界流淌而出,这音乐犹如清泉,流入一切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们心中。

贝多芬怒撕交响曲封面
贝多芬虽然只活了56岁,但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经典音乐作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他九首交响曲中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1802年,贝多芬开始创作这部交响曲。起初,这部交响曲是题献给拿破仑的,当时贝多芬对法国的大革命非常关心,他对革命所提倡的思想——自由、平等、博爱,深表认同。而那时拿破仑开始执政,成为法国的新领袖。贝多芬对于拿破仑的骄人成就,非常尊崇,认为他是自己心目中赖以实现伟大共和理想的英雄的化身,并决定为他写一首交响曲。这首交响曲于1804年春全部脱稿。贝多芬在总谱封面的上款写上了“献给拿破仑·波拿巴”,下款写的是“路德维希·贝多芬”,并准备通过法国驻奥地利大使转交拿破仑。正在这时,拿破仑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许多被革命所废除的封建贵族的权力又一一恢复,并与反动教会缔结了协定。这个在开始时高喊保卫革命和自由的拿破仑,此时正在摧毁革命和自由。贝多芬怒不可遏,恨恨地喊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就要践踏一切人的权力,只顾自己的野心了,他就要变成暴君了!”说完,他愤愤走到桌前,拿起交响曲总谱,将封面撕得粉碎,扔到地下猛力践踏,并将交响曲的标题改为“英雄”。从此,拿破仑的名字便从总谱上永远消失了。
1805年,《英雄交响曲》在贝多芬亲自指挥下在维也纳首演。此曲共分四个乐章,长达50分钟以上,比当时一般交响曲长一倍多。全曲充满威严与柔情,是贝多芬众多作品中第一首包涵丰富精神内容的乐曲。他本人还认为此曲比他后来另一首驰名的《命运交响曲》更佳。
《英雄交响曲》全面而广泛地体现了贝多芬的英雄性的构思,是一部充满革命精神的、关于英雄的生活和斗争的史诗。而英雄的形象又是通过发展、通过对立因素的矛盾冲突、通过斗争予以展示的。此外,这部作品中的英雄并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与人民群众的形象紧紧联系在一起。第一乐章写英雄为人类的美好未来和幸福生活而进行的激烈斗争;第二乐章写英雄的死,充满了深刻的哀思;第三乐章和第四乐章写英雄的再生和胜利的凯旋,充满了革命的活力。
1815年,拿破仑终于在滑铁卢战役中遭到惨败,成为阶下囚,并于1821年死在流放地圣赫勒拿岛。贝多芬闻讯后说:“我早在17年前就已为拿破仑写好了送葬进行曲!”他指的就是《英雄交响曲》中的第二乐章。

舒伯特与贝多芬的一面之缘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1797-1828年)出生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郊区一个中等市民家庭。童年时代,他从家庭音乐生活中学会了演奏风琴、钢琴和小提琴,掌握了基本的作曲方法和合唱艺术。11岁他在学校读书时参加了学生乐队,有时还担任指挥,熟悉了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许多作品。与此同时,他从13岁起就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1813年,16岁的舒伯特离开家庭独立生活后,就开始在维也纳市区活动。而在他出生前5年,著名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就在维也纳定居了。他们俩同在一个城市生活了30年,却只有一面之缘。
实际上,舒伯特和贝多芬见面的机会是很多的。虽然大名鼎鼎的贝多芬并不知道当时默默无闻的舒伯特,而舒伯特则早已仰慕贝多芬的大名。可是性格孤僻的舒伯特不愿冒昧求见。后来一个出版商劝舒伯特去拜访贝多芬,并呈上自己的作品,以求得大师的介绍与推荐。舒伯特也想因此能在创作上得到名师的指点,才答应了出版商的请求。
1822年,也就是舒伯特的杰作《未完成交响曲》问世的那一年,他带着一首刚发表的,根据法国歌谣改编的四手联弹钢琴变奏曲上门去拜访贝多芬,并且在乐谱的封面上题写了“献给贝多芬,您的崇拜者舒伯特”的献词。然而事不凑巧,贝多芬恰好出去了。舒伯特只好把带来的作品放在桌上,怅然离去。
后来贝多芬归来,一到家中就卧床不起了。有一天病情好转,贝多芬随手从桌子上拿一份乐谱翻阅。看了几页以后,他不禁惊叹道:“这部作品充满了神奇的火花,这个舒伯特是谁呢?”原来他翻看的正是舒伯特那次留下的作品。贝多芬的话传到了舒伯特的耳里,舒伯特立刻赶到贝多芬的住处。此时贝多芬的病情已相当严重,当别人告诉他舒伯特来了时,他勉强振作,握住舒伯特的手久久不放,心中报恨与舒伯特想见太晚,可是却说不出一句话来。舒伯特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拜见了他景仰已久的音乐大师。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去世以后,舒伯特深感悲痛。举行葬礼那天,舒伯特亲自拿着火炬送殡。在回来的路上,他和友人们走进一家酒店。舒伯特端起一杯斟满了的酒,高举过头,大声说道:“为在座的先死者干杯!”说完一饮而尽。谁知席上的先死者竟然是他自己!第二年,舒伯特参加了纪念贝多芬逝世一周年的音乐会以后,就告别人世,追随贝多芬而去了。
舒伯特临死前曾对他的兄弟和朋友提出一个愿望:“请把我葬在贝多芬旁边!”
现在,贝多芬和舒伯特的铜像还并立在维也纳的广场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