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名人名言

屠呦呦获诺奖

屠呦呦获诺奖屠呦呦获诺奖

2011年9月24日,81岁的中国医学研究专家屠呦呦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并在纽约捧起了萨莫色雷斯胜利女神奖杯。屠呦呦获奖受到关注,不只因她是获此奖项的惟一中国人,更因拉斯克奖的特殊性。在医学领域,其重要性甚至超越了诺贝尔奖。被称为“东方神药”的青蒿素每年都在挽救全世界无数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会将临床医学研究奖颁给屠呦呦,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研究贡献。站在奖台上的屠呦呦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屠呦呦一时风头无两,被称为“最接近诺贝尔奖”的中国女性。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的屠呦呦,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她最早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对研发青蒿素起到关键作用,从而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拉斯克奖有“美国诺贝尔奖”之称,得到拉斯克奖,足以说明屠呦呦率领的团队研制出的拯救了几百万人生命的青蒿素,其贡献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屠呦呦获奖,不是中医药的胜利,而是传统药物走向现代化的胜利。屠呦呦

40年来一直研究青蒿素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已经40年了,尽管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但她始终默默无闻地工作,并致力于研究青蒿素。“屠呦呦是我的老朋友,我们是同一代的科学家。都是北京医科大学毕业的,说起来还是我‘师姐’。”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工程院院士李连达说,屠呦呦是个典型的科学家、学者,平时并不善于交际。

“可以说,她对青蒿素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现在也承担了很多课题,还带研究生,非常值得尊重。”在李连达看来,屠呦呦是那种持之以恒的科学家,不浮躁,不像有些科学家什么时髦就搞什么。而原本屠呦呦在60岁就到了退休年龄,但她81岁了还坚持工作。

在李连达的眼里,屠呦呦具有一个科学家应有的美德,那就是有什么想法都敢于直言。“她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屁,不管在会议上还是个别的谈话,她同意的意见马上就会肯定;不同的话,就直言相见,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生活中的屠呦呦

“她对学习非常执着,非常专心,各种功课中,生物课成绩最好。但生活上却挺不上心的,家务活不太会干。”清华大学教授陈效中是屠呦呦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人是初、高中同学,读书时互相之间还串串门,时隔几十年,陈效中老人还能追忆起那段青葱岁月。

屠呦呦是高二时从效实中学转到宁波中学的,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但屠呦呦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

陈老先生说,别看屠呦呦现在是个慈祥的老太太,当年长得还蛮清秀,戴眼镜,梳着麻花辫。

因为陈效中和屠呦呦家住得近,两家还有联系,陈效中经常到屠呦呦家串门,也经常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和屠呦呦相遇。

高中毕业后,大家都考到了北京,陈效中考上了清华大学,屠呦呦考上了北京大学。屠呦呦读的是生物药学,当时这个专业比较冷门。而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

屠呦呦是家里的独女,父母很宠着她。陈效中寒暑假回家乡,屠妈妈还经常让陈效中带好吃的东西给宝贝女儿。屠呦呦特别喜欢吃香螺,屠妈妈就做成腌香螺给她捎去。“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妥当。同学们见了后都笑话她。她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她先生做。”聊起过往发生的趣事,陈效中不禁大笑起来,“还有一次,我们几个人来宁波开会。她因为还要出席一个重要场合,多留了一晚,第二天单独坐火车回京。结果,发生了一件非常好笑的事:火车停靠途中站点时,屠呦呦下车走走。结果,火车开走了,她竟然被落下了。”

屠呦呦丈夫也是陈效中的好朋友,名叫李廷钊,初高中也在效实中学读书。他毕业后到前苏联留学,回国到北京时,见到曾经暗恋的对象还未结婚,就大胆表白,而后他们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陈效中说:“现在李廷钊在北京的钢铁研究院工作,家里的事都老李管,他是个很好的丈夫。”

尽管在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但工作中的屠呦呦一直十分严谨,兢兢业业。她从参加工作起一直在中医研究所工作,在青蒿素研究上花费了无数精力。屠呦呦后来身体不太好,与当时长期做实验有关。当年接到“5 2 3”项目的时候,她的女儿才三岁,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老母亲抚养。她有两个女儿,现在一个在英国剑桥大学做行政教务工作,一个在北京。

获奖因三个“第一”

2007年,米勒·路易斯和苏新专特意来中国调查青蒿素的研究历史,并写了《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一文。对于美国人为何将拉斯克奖颁给屠呦呦,身在美国的苏新专说,“拉斯克奖评奖委员会共有24名评委,他们都是美国人,其中半数是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知名科学家。最终的评奖结果由这24名评委投票决定。”

“523”项目是一个庞大的计划,有很多人作了贡献,这毋庸置疑。但据苏新专介绍,此次评奖关键看三个方面:一是谁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二是谁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三是谁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屠呦呦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

当年参与“523”项目的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国桥对此评价道:“无论如何,是她(屠呦呦)证明了乙醚提取物这个是有效的,这个已经很有意义了。乙醚提取物有价值,这是最重要的,对后面提取青蒿素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争议,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也表示,经查证原始资料,尤其是军事科学院此前保密的材料,最后确定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中具有关键作用,所取得的成绩无可争议。他同时提出,如果屠呦呦获国内广泛认可、甚至世界肯定,大家不要简单地英雄崇拜,更不应否认其他人的工作,在这背后,还有一群“无名英雄”。

“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也特别感谢了在此项研究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同事们,“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事实上,每一位专家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正如2002年美国《远东经济评论》发表的文章《中国革命性的医学发现:青蒿素攻克疟疾》所说:“真正让外国同行们刮目相看的是,中国研究人员在进行高尖端的科学实验时,使用的全都是西方国家早就弃之不用的落后仪器。”如今,当年参与“523”任务的人,基本都已进入耄耋之年。他们为医药的研究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可以说,当年提炼出青蒿素的屠呦呦,以及参与临床试验、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并合成蒿甲醚的她的同事们,他们每一个人都值得铭记,他们是拯救全球5亿疟疾人的中国发明家。

用古老中医药促人类健康

屠呦呦之前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很少。最近,她一篇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中药的馈赠》论文,在世界最著名的科学月刊《自然》上发表。

屠呦呦的梦想是什么?她在文中说:“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

屠呦呦表示:“青蒿素是古老中药的真正馈赠。我相信,中国医药将帮助我们战胜危害世界各地人们生命的疾病。”

与许多从植物中开发的药物相比,青蒿素发现路线时间短,但并不是惟一的中医中药成果见效的智慧结晶。屠呦呦在论文中列举了古代中医药馈赠人类的一些例子:砒霜,一种古老的中医药药方成分,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相对安全的药物。石杉碱甲,是从中药成分草药蛇足石杉中的提取物,是治疗记忆功能障碍的有效药物,在欧美,石杉碱甲衍生物已作为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进行临床试验……

屠呦呦还写到,单味中药治疗特定疾病是很少见的。中医注重的是整体疗法。正是各个症状和中医处方之间的整体关联性使中医药存在至今,延续了几千年。中医对心血管、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中医的活血化瘀促进血循环,也适用于西方现代医学。

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拉斯克奖每年9月颁奖,诺贝尔奖紧随其后,10月揭晓。许多荣获拉斯克奖的科学家后来也收获了诺贝尔奖。正因此,拉斯克奖被业内视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迄今为止,近300名获得过拉斯克奖的科学家中,有80位同时也荣获诺贝尔奖,这其中近半数是拉斯克基础医学奖获得者。但在诺贝尔的舞台上,这些科学家不仅只活跃在医学领域,还在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学奖上大放异彩。

这当然不是巧合,而是源于这两大世界级科学大奖严格的审查标准。“拉斯克奖确实是国际大奖,有人认为它是诺贝尔奖前奏,更有人认为它比诺贝尔奖更严格,水准更高。就目前的情势,拉斯克奖委员会的学术水平肯定高于诺贝尔医学奖的评委。”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拉斯克奖的获得者,是由世界各国的杰出科学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评选产生。与诺贝尔奖不同的是,参加评选的候选人不是自己申请产生,而是由美国和专业的国际团体提名,他们广泛调查各领域的候选人,保证合格者都能参选。然后,拉斯克奖的国际评委会对候选人进行评判,在评议时保持系统、详尽和公平。

得益于高标准和公正的评审体系,拉斯克奖在医学领域一直保持着和诺贝尔奖同样的权威地位和水准。拉斯克基础医学奖历年的获奖项目,都可以说代表着人类生物医学进步的印记,如DNA遗传功能的发现(1947)、DNA双螺旋(1960)、遗传密码的破译(1968)、跳越基因的发现(1981)、内含子的发现(1988)、基因工程(1980)等,基本诠释了分子生物学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广告商创立的医学奖

令人意外的是,拉斯克这样举足轻重的医学大奖,创立者却不是医生,也不是科学家,而是被称为现代广告业鼻祖的广告商阿尔伯特。

1880年,阿尔伯特·拉斯克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美国家庭,从小在得克萨斯州长大,青年时代曾在一家报纸当记者。在父亲的支持下,阿尔伯特18岁那年来到芝加哥,进入罗德托马斯的广告代理机构工作。一年的办公室文员工作之后,阿尔伯特开始进入广告销售领域,开始了他的广告事业。32岁时,他买下了罗德托马斯公司,自己成为老板。

阿尔伯特·拉斯克接手公司后,创立了现代广告行业许多的基本原则,例如“炒作概念”。20世纪初期,美国女性很少抽烟。对此,阿尔伯特为广告客户Lucky Strike提出一种全新的概念:抽Lucky Strike可以让女性更加苗条。这种简单的概念炒作,现在看来似乎很寻常,但在当时却是一种创新,且十分成功。此外,阿尔伯特还率先利用当时新出现的无线电收音机广播广告,效果绝佳。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20世纪40年代时,罗德托马斯广告公司成长为著名的广告集团,阿尔伯特本人也成了名震美国的广告大亨。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他却做出了惊人决定:卖掉耗费了几十年心血的广告公司。

1942年,罗德托马斯广告公司易主,更名为富特科恩·贝尔丁公司(FCB)。全身而退的阿尔伯特将巨额财富用于慈善事业,促成他转变的是他的第三任妻子,当时美国著名慈善家玛丽·拉斯克(Mary Lasker)。

1938年,玛丽嫁给了比她大整整20岁的阿尔伯特,并成为美国计划生育联合会主席(Birth Control Federation of America)。从那以后,阿尔伯特夫妇致力于各种慈善事业。

1946年,他们创立了拉斯克基金,设立拉斯克奖,旨在表彰在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该奖最初设有三个奖项: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研究奖和公共服务奖,1997年后增设特殊贡献奖。阿尔伯特和玛丽·拉斯克基金会是该奖的管理机构。

阿尔伯特1952年因癌症去世后,玛丽继续推行拉斯克奖,担任该奖的颁奖嘉宾直至1994年去世。拉斯克奖的奖杯是象征战胜疾病和死亡的萨莫色雷斯胜利女神像。与诺贝尔奖相比,拉斯克奖的奖金并不多,2003年基础医学奖和临床医学奖奖金都是5万美元。2007年为15万美元,2011年的奖金为25万美元。拉斯克夫妇去世后留下的巨额遗产资助了国家卫生研究院,也是拉斯克基金的主要来源。同时,拉斯克基金在1997年还设立了专门协会,接受社会遗产捐赠和其他慈善捐赠。

拉奖中的华人获奖者

2011年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屠呦呦是惟一荣膺该奖的中国人,但并非惟一的华裔。拉斯克奖创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共有3位华裔获奖:分别是1962年获得拉斯克基础医学奖的李卓浩、1972年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李敏求和1991年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简悦威。

李卓浩是美国生化界杰出科学家的代表,早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后到美国留学,再进入伯克利加州大学深造,毕业后在该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加入美国国籍。1962年,李卓浩因为对垂体激素化学的重要贡献,包括鉴定和分离6种垂体前叶激素而获得拉斯克基础医学奖。这是华人首次,也是迄今为止惟一一次获得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在获得拉斯克奖的几位华人中,李敏求无疑是最神秘的一位。时至今日,关于他的资料依旧十分稀少,我们只能从其同事零星的回忆中了解这位世界癌症研究的先驱。李敏求博士1947年离开祖国后前往美国USC医学院深造,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癌症治疗,并在1956年成功地使用MTX化疗法治愈绒膜癌患者。1960年,他提出了Combination Therapy对睾丸癌的治疗方案。几十年后,这种治疗方案被证实是最佳的。1972年,他作为世界癌症治疗史上最杰出的贡献人之一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另一位知名的华裔获奖者是简悦威,他是DNA分析的创始人,国际医学界知名的遗传学和DNA专家,先后入选全球多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也是英国历史上首位入选英国院士的华裔科学家。1991年,简悦威在DNA分析治疗方面开创性的贡献为自己赢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他是当年全球惟一的获奖者。

2011年9月24日获得拉斯克奖的屠呦呦是惟一的在中国做出科研成果的获奖华人。屠呦呦在纽约领奖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我们中国科学家群体。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的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主要是由于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或许如她自己所说,这一成果如同中国的原子弹、氢弹一样,某种程度上属于举国体制的成功。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1950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物学专业。1967年,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指示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到北京研究疟疾防治药物,代号为“523任务”。屠呦呦于1969年加入到该项目中。

在数百人组成的研究队伍中,屠呦呦成为发现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据中国传统中医药典记载,青蒿确实可以治疗疟疾,项目组也意识到青蒿的效果,但传统的水煎剂疗效十分有限。1971年,屠呦呦提出使用乙醚提取青蒿素,使抗疟作用达到95%~100%。

从1946年拉斯克奖创立至今,近300名科学家获奖,涉及人类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与其他大多数学术类奖项一样,拉斯克奖的重要意义在于激励医学精英们永远奋斗,为人类生物医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它对美国医学的巨大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所有获奖者中近80%来自美国。而在世界许多地方,这项大奖甚至还不为人所知。

拉斯克奖的设立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一个国家富豪阶层的财富如何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如果当初没有抛弃广告产业,阿尔伯特·拉斯克或许会成为更大的富豪登上《福布斯》,但他用亿万家财建立的拉斯克基金,推动了美国乃至整个世界健康医疗事业的发展。屠呦呦: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屠呦呦隐藏在巨大的“集体”中。2011年9月23日,在纽约举行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颁奖大会上,这位满头鬈发、戴着眼镜的女科学家将金色奖杯高高举起时,在地球另一侧,好奇的中国民众才第一次看到这张陌生的面孔。

可她却是第一个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肯定的中国人。作为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学奖项,至今获奖的300多人中有80余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拉斯克奖也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无怪乎外界评价她为“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当这位81岁的老人凭借40多年前的研究成果,第一次被推到幕前时,她的感言仍带着集体主义的烙印。

“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她说,“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一场“军民联合的大项目”

如今屠呦呦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年参与的是一场“军民大联合的项目”。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投入其中,屠呦呦是其中一员。

疟疾在人类历史中是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目前占世界人口一半的大约33亿人处于罹患疟疾的危险之中,每年约发生2.5亿起疟疾病例和近100万例死亡。20世纪50年代,WHO启动了一场旨在根除疟疾的计划,但进入60年代,很多地方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疾病治疗陷入困境。

1964年美国出兵越南后,越美双方都因疟疾造成严重减员,双方都开始寻求治疗疟疾的全新药物。美方联合英、法、澳大利亚等国的研究机构研究新药,越方则寻求中国帮助。1967年5月23日,代号为“523”的绝密项目应运而生。

1969年,当时还是中医研究院初级研究员的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研究组的组长。

“523项目”分两个组开展抗疟药开发工作:西药组和中药组。1970年后。由于中国已能生产并向越南提供复方化学抗疟药,生产供应不再紧迫,项目重点遂转向了中草药。

屠呦呦开始查阅古代医书和民间药方,“几乎把南方的老中医都采访遍了”。青蒿就是在这时进入了她的视野。这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两千年前的古医书中就有记载。

屠呦呦的研究组收集了2000多个类似的药方,从包括青蒿在内的200种草药中获得了380多种提取物。

所有研究者都隐去了名字

直到今天,西方科学界对这个40多年前的研究项目仍然充满好奇。在与中国“523项目”同期的研究中,美国科研人员筛选了20多万种药物,始终没取得新发现。不过因为特殊的历史,“523项目”只有少数几篇相关论文得以发表,很多研究细节至今仍笼罩在神秘的气氛中。

当时,一些对疟疾有疗效的提取物,或者毒性大、副作用剧烈,或者治疗不彻底,都不够理想。屠呦呦把目光转向了青蒿。大量实验发现,一开始,青蒿对疟疾的抑制率相对较高,能达到68%。可在之后的实验中,这一药效却未重复出现。

古人的记载中没有采用传统的煎煮方法,而是将青蒿泡在水中后“绞取汁”,屠呦呦突然意识到,高温煮沸可能会破坏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她重新设计提取过程,将水换为沸点较低的乙醚,这才获得了更有效果的提取物。她和研究组的成员甚至充当了第一批志愿者,“以身试药”。

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屠呦呦的小组成功获得了提取物结晶“青蒿素II”。山东寄生虫病研究所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提取了抗击疟疾的有效单体“黄花蒿素”,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也获得了同样有效的“黄蒿素”。

1979年,关于青蒿素的第一篇英文报道发表时,所有作者和研究人员都隐去了自己的名字。

“当年就是这样,只要事情做成了就很欣慰。”屠呦呦说。

“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屠呦呦个人简历上的信息只有寥寥数语: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工作至卫生部中医研究院,1979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6年后,55岁的她成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在老同学的回忆中,人们才能找到这位科学家更清晰的形象。她小时候长相“蛮清秀”,生活上却特别粗线条,箱子常常收拾得乱七八糟;婚后不太会做家务;有一次坐火车出差,她在中途停靠时下车走走,竟忘了按时上车,被落在了站台上。

即使青蒿素的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并在中国香港和泰国都获奖,也很少有人去探究“集体荣誉”背后每一位研究人员的努力。拉斯克医学奖的评选却将这位年迈的科学家第一次推向了幕前。评选结果刚刚揭晓时,记者们在很长时间内竞完全找不到这位从未引人注意的学者。

北京时间9月24日凌晨,屠呦呦登上了领奖台。她获得的,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得到的世界级最高奖项。发表获奖感言时,屠呦呦摘下老花镜,认真地说道:“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纽约时报》援引WHO的评论,称赞青蒿素是消灭疟疾的“首要疗法”;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则指出,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改善人类健康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青蒿素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当然也有争议随之而来,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者”说,将集体功劳归于一人“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不符”。

讲求集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对于屠呦呦,似乎并非如此。“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她说,“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热门文章